主页
知识大厅
搜索
账户
充值
常见问题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科目试题:
2004-2005年,1~9年级分年段逐步推广使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和统一。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做到: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有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对学校教师来说,国家、地方、校本课程都需要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分离的,教师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应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990年,美国总统布什举行教育首脑会议,提出《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
教师评价改革的重点是要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事行动研究,使教师实现由“教书匠”到“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学习目标的内容不同,不能融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分科课程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
以下哪些属于学生评价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的原则有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国家课程管理的主要具体职责之一是宏观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包括的内涵是
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集中体现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
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意义在于
新课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激发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按课程内容的属性来区分,课程分为
2002年秋季,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包括三级课程管理的运行机制、评价制度)进入全面实验阶段。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注重改善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现代学习方式应该有什么特征?
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共
110
条记录 第
3
页/共
4
页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