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知识大厅
搜索
账户
充值
常见问题
信息经济学科目试题:
破产制度已从主要保护债权人利益发展为同时保护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就是市场中供求双方实现交换的机制。( )
信息商品的无形损耗或使用价值完全丧失,是由科学技术自身发展所引起的新陈代谢现象,或时效性引起的。( )
信息商品也具有物质商品的显著特征( )。
委托人—代理人理论是在对( )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
在产品市场上,买主了解卖主所掌握的有关商品的信息,卖主也掌握买主具有的知识和消费偏好等信息,这是( )事例。
二次信息商品的定价基础是( )。
公共信息又叫( )。
委托人通过( )使代理人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达到了委托人效用的最大化。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提出的旧汽车市场分析的( ),成为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信息经济学的教育甄别理论认为, 教育仅作为一种甄别手段发挥过滤作用,将具有不同生产率的个人加以分类,从而向雇主传递信号。( )
信息市场的竞争,保证信息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自我协调。( )
对信息经济学问题的研究,美国是从经济学界开始的,中国也是。( )
公共信息与私人信对于市场的存在与交易活动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
破产制度已从主要保护债权人利益发展为同时保护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
公共信息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
信息商品市场的结构要素包括( )。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是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一种结构延伸,表现出来的经济特征和影响是完全相同的。( )
信息商品效用的获得,除了与信息商品本身固有的使用价值有关外,还取决于消费者本身的哪些条件?( )
多次让渡交易模式是信息商品风险与利润分担的持续交易模式。( )
首次提出“知识产业”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
在劳动力市场上,最典型的市场信号是( )。
信息商品生产与物质商品生产一样,生产者把信息商品本身生产出来后,就可以直接投入到消费领域。( )
信息、知识、情报三者之间没有关系。( )
信息商品的效用常常表现为( )状态。
产业结构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是相适应的。( )
广告对于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者和低质量产品的生产者具有同等的价值。( )
信息市场中流通的是( )。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一般采用的激励方法有( )。
非对称信息存在的重要社会因素是(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共
261
条记录 第
7
页/共
9
页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