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知识大厅
搜索
账户
充值
常见问题
刑法学科目试题:
实质的一罪包括
有的学者认为刑事责任的根据只能是
当今世界各国刑法,原则上都采取相对确定法定刑原则。
某甲为骗取保险金,先为其母投保订立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后又伺机杀害了其母,然后伪造意外伤害现场,骗取巨额保险金。对某甲的行为应当按牵连犯从一重罪论处
《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决定》属于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下列情形中,应当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的是
犯罪对象一定决定罪与非罪
我国刑法对犯罪概念的认定是()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处罚
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死亡的结果。甲的认识错误属于行为差误
犯罪客体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取消
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犯罪的性质是具有()
刑罚适用的对象主要是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人
刑事责任年龄划分就是法学标准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危害行为的形式
第一部刑法典是1979年生效实施
刑事责任表现为
心理强制说的首倡者是
对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也可以适用假释
赦免,是指国家宣告对法罪人免除其罪、免除其刑的法律规则。
我国刑法中的危害行为基本特征是:
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不构成共同犯罪。
甲蓄谋杀害乙。一天,甲看见乙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乙熬药给牛治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则甲的行为属于( )
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 )
死刑我国是坚持少杀的政策
犯罪客观方面的具体表现有危害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行为人已满( )
必要的共犯,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三人以上的共同犯罪行为作为犯罪构成的犯罪。
法律解释就是直接对法律条文中的文字或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能进行扩张和限制。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连续犯或继续犯追诉期限的起算,是从犯罪预备开始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共
493
条记录 第
14
页/共
17
页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