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知识大厅
搜索
账户
充值
常见问题
中国教育史科目试题:
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是()
《中庸》中将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 否
国民政府对学校教育管理进行控制的措施有()。
墨子提倡“强说人”的主动教学,反对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被动施教。是 否
下面哪些符合私学的历史特点()
太平天国自始至终反对孔孟之道。是 否
中华职业教育社主要领导人是()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真正确立的时间是()。
王阳明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致良知”,它的内涵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是 否
隋唐时期重振儒术,以抑制佛教和道教的扩展。是 否
私学的产生使教育不仅扩展到民间,而且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部门。是 否
汉朝经学教育中多采用章句,章句实际上是()。
63.在元代整个历史中,实行科举的时间并不长。是 否
朱熹作为一代名家,在世时就一直受到高度推崇。 是 否
1922年3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
明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重要的有以下措施()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众教育馆,包括()。
童子军的组织和活动只限于初中和小学。是 否
1917年黄炎培发起组织()。
东林书院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它形成了一套完备的()。
道家推崇“无为”之道,反对儒家的“有为”之作。是 否
蔡元培主张教育独立,就是希望教育能脱离政治。是 否
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臣擅权的经验教训,北宋推行了重文抑武的政策。是 否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
“民办公助”就是民间办学,政府予以经费补助。 是 否
明末清初的实学,是与理学尖锐对立的。是 否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学内容的特征是()。
北宋第一次兴学的主持人是()。
孔丘总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
京师大学堂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是 否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末页
共
819
条记录 第
8
页/共
28
页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