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知识大厅
搜索
账户
充值
常见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目试题:
下列各项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有(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这是(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它们( )。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理由在于( )。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唯物辩证法关于因果联系与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有( )。
社会基本矛盾是( )。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质与量的关系的有(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它们的分歧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本质的关系是( )。
下列说法正确表达了时间一维性的有(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在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
从类人猿转变为人类(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它区分为多种情况,其中有( )。
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
社会基本矛盾是( )。
本质是( )。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世界观就是( )。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认为( )。
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末页
共
458
条记录 第
10
页/共
16
页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