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知识大厅
搜索
账户
充值
常见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目试题:
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是( )。
质变的基本形式有( )。
下列各项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有(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上说属于( )。
科学实验是( )。
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规律是变化、发展的。
现代西方哲学可分为两股思潮,它们分别是(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 )。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社会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区别在于( )。
马克思根据作为社会主体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它们分别是( )。
国家的职能包括( )。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在于( )。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
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有( )。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因果联系的有( )。
认识的最终目的是(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它们( )。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的有( )。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 )。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实用主义者把实践( )。
下列属于社会形式的客体的是(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末页
共
458
条记录 第
6
页/共
16
页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