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知识大厅
搜索
账户
充值
常见问题
中国教育史科目试题:
公元前124年,朝廷为博士配备弟子,这是汉代太学建立的标志。是 否
王夫之的教育观点,充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色彩。是 否
苏区的完全小学普遍兴办起来。 是 否
秦代禁私学后,允许学习的是法令,以执法的官吏为师。是 否
“两面学校”是指同时学习敌伪的课本和抗日根据地的课本。是 否
科举制自产生后,经过唐代200多年的发展,形成的考试方法有()
书院多办在山林名胜之处,是为了吸引学者前来研修。是 否
蔡元培在北大聘用教师,主要是看人品和政治立场。是 否
将书院改为学堂完成于戊戌变法。是 否
荀子提出“解蔽”,意思是认识事物一定要独立思考,避免被各种假象所蒙蔽。是 否
西周的乐教,广泛进行各类歌乐舞蹈的教学。是 否
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育的教科书是()
已经作了官的人也可以被察举。是 否
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成立()。
解放前夕举办的人民革命大学,主要目的是改造知识分子思想。是 否
3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从()的哲学观点出发的。
稷下学宫的特点有()。
氏族公社成员通常用歌舞来体现和表达()。
察举产生种种流弊的关键在于主管官员不能秉公办事。 是 否
明清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叫童试,考生不管年龄有多大,都叫童生。是 否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魏源提出的。 是 否
原始时期的教育,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是 否
革命根据地师生广泛参与各种生产劳动和社会政治活动。 是 否
先秦法家教育观的主要内容有()。
孔子“庶、富、教”的思想,是说教育要在人口繁盛、生活富足的基础上进行。是 否
在教育对象的问题上,()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清代的宗学、觉罗学的招收对象都是都是清皇室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弟。是 否
孟子用“一暴十寒”的道理来说明学习要()。
《学记》中提出了“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的施教原则,其意为()。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谓“文”,主要是西周传统的()。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共
819
条记录 第
25
页/共
28
页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