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知识大厅
搜索
账户
充值
常见问题
中国教育史科目试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事业的延续,主要是依靠私学,家学,而不是官学。是 否
清政府实施“新政”时,任命的首位管学大臣是张之洞。是 否
氏族公社时期已出现了()。
来到稷下学宫中游学的学派要()。
蔡元培认为大学之大不在校园广大,而在学术博大。 是 否
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主要是通过派驻中国的各种官方机构来实施的。是 否
对旧教育的改造是从官学开始。是 否
理学的创始人主要有()
清初实行了()的文教政策。
明中叶以后书院的发展命运多舛,曾先后()遭到禁毁。
康有为提出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战国时期的“显学”,是儒、法两家。是 否
1853太平天国年定都天京后,颁布了()。
奴隶社会的教育特点是()。
墨子代表的()阶级的利益。
董仲舒的主要论著有()。
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类型有()。
革命根据地除小学和师范外,各类教育多是短期培训。 是 否
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的建党原则中已涉及工人教育问题。 是 否
在氏族公社里,人们的普遍观念是()。
由于人们反对,国民党政府对会考规定作了一些修整,取消了小学生毕业会考。是 否
维新派通过创办各种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主要有()。
元初耶律楚材向忽必烈提出:“穷理尽性莫尚佛法,济世安民无如儒教”。是 否
曹魏太学办理不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马礼逊学堂是最早在中国兴办的教会学校。是 否
红军学校是培养红军各类指战员的学校。是 否
夏代在教育内容方面主要有()。
我国远古时代最早发明文字的是()
清朝的教育内容是以()为中心的封建道德训练。
私学的教学场所一般是()。
首页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末页
共
819
条记录 第
20
页/共
28
页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