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知识大厅
搜索
账户
充值
常见问题
国际私法学科目试题:
目前有关国际商事仲裁最重要的一部国际公约是
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这条冲突法规范属于典型的( )冲突法规范。
在我国,国际私法规范也常适用于涉及香港、台湾、澳门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国际私法所称含有外国因素实际上也包括含有其他法域的因素的意思。
区际法律冲突的特征有
我国司法解释规定,加工承揽合同适用
可能有权认定仲裁协议是否有效的机构有:仲裁机构、法院和被请求承认和执行裁决的主管机关,认定仲裁协议有效性的法律,有时会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有时可能适用仲裁协议订立地法或当事人的属人法,但仲裁地法是确认仲裁协议有效性所适用的主要法律,特别是在当事人没有选择应适用的法律的情况下。
私人间仲裁,指争议双方当事人均是自然人或法人的仲裁。非私人间仲裁,指一方当事人为私人,另一方当事人为国家的仲裁。
对行为能力的准据法除属人法外又确认了行为地法的著名案例是
下列各连结点中用来指定当事人属人法的是
外国驻华使领馆可以直接向其在华的本国国民送达法律文书,但不得损害我国主权和安全,不得采取强制措施。
就机构的性质而言,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具有民间团体的性质,其管辖权来源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就公开与否而言,其审理程序一般是公开的。就审级制度而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实行一裁终局制。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中国公民定居国外的,他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适用定居国法律。
国际上对于不动产的登记和处分通常只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我国法律规定,收养的效力,适用收养时收养人本国法律。
下列属于国民待遇适用范围的是
对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在早先只适用当事人的属人法,后来为保障国际民事关系特别是商业交易的安全,也允许选择适用行为地法。
《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确定的基本原则有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对侵权行为确定的法律适用原则为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依我国法律规定,因公共秩序排除本应适用的外国法后应适用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我国境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出答辩的期间、当事人上诉的期间以及被上诉人提出答辩的期间均为
我国法律规定,收养的效力,适用收养时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律。
立遗嘱能力的判定,一般认为应适用当事人的属人法来解决,但关于不动产的立遗嘱能力常要求另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此外,也有的国家采取放宽的态度,对立嘱能力适用多种连结因素指引准据法。
我国解决涉外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是适用侵权行为自体法。
对于结婚的实质要件,一般主张适用
下列各连结点中用来指定当事人属人法的是
《民法通则》规定只有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的,利害关系人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
我国司法解释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赁、抵押、使用等民事关系,均应适用于当事人住所地的法律。
各国仲裁立法和实践都规定,仲裁庭的仲裁员因下列原因不能继续工作时得依法补选仲裁员,重新组成仲裁庭审理有关争议
仲裁庭可以基于当事人的请求在仲裁过程中就有关事项作出以下裁决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末页
共
625
条记录 第
12
页/共
21
页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