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知识大厅
搜索
账户
充值
常见问题
外国教育史科目试题: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共同主张是( )。
马克思创始人认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
日本在德川时期逐渐形成的学校教育有大学、藩学、民众教育所三个学级。
中世纪教会学校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洪堡德认为大学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当发展科学。
夸美纽斯不了解教育与自然的本质区别。
西方殖民者开办的学校中有专门的教师()
莫尔主张实施等级性的教育。
“可教育性”这一概念由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的。()
在夸美纽斯的教育观点中,大学相当学校组织四个阶段中的()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有双重理论基础,即( )
19世纪德国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有( )
凯兴斯泰纳认为劳作学校的三项任务是( )
罗素在提到品性教育方法时,有一个他承认的显著方法是指( )
“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 ()
最能体现卢梭关于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下列没有体现1923年苏联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是( )
以下哪两个流派对于人格教育更为关注( ) ①存在主义 ②新行为主义 ③终身教育 ④人本主义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曾把普及初等教育列为发展教育事业的重点任务()
德可乐利认为教育家们应利用在由儿童的基本需要所唤起的兴趣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一种冲动,以儿童的需要为中心来进行教育,而这种表现称为( )
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方面有( )
赫尔巴特认为儿童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最理想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种族发展在相应阶段上所取得的文化成果。()
有关马卡连柯的教育观说法正确的有( )
进入20世纪后,初等教育改革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活动的两大职能是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和()
教育起源论的代表性观点大致有()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理论
十九世纪末日本近代学制基本定型,各级各类学校均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人文主义者所共有的世界观主要体现在()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末页
共
1320
条记录 第
19
页/共
44
页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