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知识大厅
搜索
账户
充值
常见问题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科目试题:
脑组织,对于脂溶性药物和极性药物都属于中央室。
肾功能减退患者,一般药物的半衰期会延长
缓控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应为( )
关于临床给药方案设计,叙述错误的是
影响达峰时间的药动学参数有( )
肌酐清除率是用血请肌酐浓度Cs换算出来的
当药物符合多室模型时,达坪分数的计算情况较为复杂,可采用统计矩法简便的求出。
下列关于药物代谢与剂型设计的论述正确的是( )
下列哪些因素一般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
下列药物中哪几种药物最有可能在体内的转运以淋巴转运为主( )
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高,则该药的
下列现象中哪一种是竟争性和有饱和现象的( )
半衰期随剂量增加而延长的药物需要进行TDM.
关于生物半衰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药物在机体内的转运过程包括( )
促进扩散与被动转运的共同点是( )
如果给药间隔时间较短,下一次给药前体内的药物尚未消除完全,则体内药量在多次给药后会逐渐蓄积。
体内药物主动转运的主要特点是( )
酸中毒与碱中毒最有可能改变下列药物中哪些的组织分布( )
不属于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的是( )
新药临床前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西咪替丁是小肠分泌型载体的底物,当分泌过程饱和时 ,增加剂量,则( )。
当给药剂量不等时,无法采用叠加法估算血药浓度。
关于蛋白结合与药效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新生儿的药物半衰期延长是因为
如果给药间隔时间大于药物消除半衰期的5倍,在下一次给药前体内药物已经消除完全。
磺胺嘧啶的半衰期为17h,当多剂量给药时需要设计一个首剂量。
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点和程度的是表观分布容积。
某药静脉注射经3个半衰期后,其体内的药量为原来的
当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出现饱和时,再增加给药剂量,将显著提高游离型药物的百分数和组织分布,导致半衰期延长。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共
390
条记录 第
9
页/共
13
页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