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知识大厅
搜索
账户
充值
常见问题
德育教育科目试题:
道德教材至少有两种表现形式——文字和情境
道德学习主要是知识和技能学习。
使德育风靡全球者,当是英国学者斯宾塞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逐渐改变用语习惯
现代私德教育压抑个人的自主性
苏可拉底看来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使人获得关于善的理性知识
德育就是道德灌输、道德说教、道德训练
从思维的形式说,推理主要有三种模式
说服中的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关系
在古代,社会发育不成熟,公共生活较为贫乏,对公共生活的道德要求相应较少,道德教育内容以私德为主
间接道德教育途径主要指
情况紧急时,慢条斯理的说服就会延误时机,甚至造成危害。教师应该当机立断,运用自身的权威,命令学生按要求行事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逐渐改变用语习惯,尽可能少用语气生硬的祈使句劝诫学生,而代之以比较的委婉的方式(如建议、期待、希望)向学生提出道德上的要求
在西方教育理论中,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有严格的界线,它们分属不同的概念,并未被宠统地称作“德育”
亚里士多德分为两类
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这里的教学仅指道德教学
学习就是教育
学校德育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定向作用
教师职业之所以需要团队精神,是主要因为
芳芳是个好姑娘是评价性语言
人类社会的早期的德育
只根据普遍的伦理原则或道德义务,为各种行为规范辩护
纯粹的身体运动,无论其影响人的身体发展的意图多么鲜明,都难负“教育”之名
独立学习既无教育主体,又无教育对象,因而不是“教育”
“美德学习”或“道德学习”虽不免涉及知识和技能问题,但其核心是“态度学习”的特殊学习类型
学校集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学生品德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生活事件对人不无影响,可以称为教育
归纳推理
“百善教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教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共
389
条记录 第
9
页/共
13
页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