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知识大厅
搜索
账户
充值
常见问题
德育教育科目试题:
反对道德教育和怀疑道德教育必要性的主要理论有
说服学生的证据主要有
道德是知、情、意的统一
“环境自发影响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无须环境的影响
个人、社会、学校取向的一致性表现在
宽容的精神,对话的精神,相互理解的精神,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和互惠共享的精神,是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生活背景下指导共同生活的基本准则
教师运用道德倡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政治和道德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学校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可以归为道德的领域,因而,可以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
直接道德教学
在对学生的说服教育中,情感的力量永远大于理性的力量
道德是人的一种质的规定性是指
教育活动不是一种价值无涉的活动,而是一种广受价值左右的活动
关于“教育”说法正确的是
道德规则的作用主要
学校工作、学校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
教育也是自我发展的一种方式
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对“学校是道德世界的蒸汽机”作用的合理认识应该是
关于美德是否可教,在伦理学上的分歧有
另一些人认为道德主要诉诸情感或态度
原始社会道德教育是在习俗中存在,并习俗的传承为主要内容
关于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说法正确的是
结果论
关于直接示范与间接示范,说法正确的是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观点认为
学校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上具有家庭和社会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是说
渗透,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道德影响主要来自
意向之“教”只意味着教的努力,不一定教会
在苏可拉底看来,美德即知识,知识可教,美德也可教,却否认美德教师的存在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共
389
条记录 第
10
页/共
13
页
本网站数据均来自互联网 --2018